幼儿园课程审议的具体内容
幼儿园课程审议的具体内容
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推进以来,课程审议逐渐成为各幼儿园工作的日常。审议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什么?审些什么?如何审?这些是值得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。课程审议,不应是简单追求幼儿园有这种教研形式,也不应仅仅为了教师好操作,幼儿园好管理。课程审议的最终目的一定要落实在确立适宜幼儿的活动内容、活动形式,促进幼儿的适宜性发展上。这就需要教师思考一系列问题。
首先思考,课程的主题从哪里来。幼儿园惯常的做法是依据使用的教材确定主题。这未尝不可,因为幼儿园使用的教材一般都是经过许多专家反复斟酌编制的,设定的主题自会关照到培养的目标、孩子的兴趣、生活的实际等因素。例如,三月中下旬到四月中下旬,许多幼儿园会选择有关春天的主题,这既与教材同步,也符合生活实际,在万物复苏的季节里,孩子有许多可观察、可探究、可体悟的资源。除了这一确立主题的途径外,有能力的幼儿园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与生活体验,确立自己的主题。例如,春节过后的新学期,可以设定类似“春节回忆及新学期向往”的主题,让孩子有机会回味和分享美好的春节生活,设想和规划新学期幼儿园和自己的变化。
确立好主题后,就要思考课程审议的具体内容了。
要参照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(以下简称《指南》),结合幼儿园孩子的兴趣、经验等,结合预设的活动内容,将主题课程的目标体现在各领域中。要将目标进行操作化的表达, 使每位教师明确孩子可以通过课程活动做什么,达到什么样的发展。如某幼儿园一中班在新学年的第一个主题活动为“你快乐我快乐”,其审议后的目标为:1.知道自己长大一岁了,在新学期里要不断进步,会做更多的事情(用筷子吃饭,系鞋带,大便后会用手纸擦干净等),有积极向上的愿望;2.愿意保持愉快的心情,乐意尝试用多种方法让自己和别人(同 伴、家人)快乐;3.尝试自己制作标记,会用废旧材料 进行小制作(如灯笼、各种表情面具、开心帽等);4. 能有感情地朗诵儿歌,理解并仿照儿歌的结构大胆想象,进行仿编;5.能听信号,有精神地走和跑,学习新操,动作有力、到位;6.初步理解八分休止符,唱准附点音符;7.正确感知8以内的数,认识数字8及其 表示的实际意义,理解8以内自然数前后两数的关系;8.会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认识家庭,体验家庭的温暖、关怀与快乐,有爱父母、爱长辈以及爱家庭的情感。细细品味上述课程目标,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主题词“快乐”的意味,感受到师幼积极向上的态度,体味到幼儿与人相处的温暖。目标与《指南》 中对中班幼儿的发展性要求对接,涉及各领域,且与预设的内容,如故事《兔宝宝找快乐》、歌曲《不再麻烦好妈妈》、体育活动“小乌鸦爱妈妈”、生活活动“整理房间”、环境生成“我的好朋友”、区域活动(如益智区的排序)等相一致。
课程资源包括三大方面,一是与主题相关的人:教师、家长以及相关社会人士,如“我们在春天里”这一主题中,幼儿园教师梳理家长的资源,把有植树、蔬菜种植才能的家长请进幼儿园,和孩子们一起植树、种菜;二是与主题相关的环境:幼儿园周边孩子们可以去游玩、探究的自然环境、人文环境;三是与主题相关的材料,如绘本、影像、废旧材料、玩教具等。教师可以通过课程审议,有意识地建立主题课程资源包,便于日后进行这一主题课程的教师使用,也便于教师按照主题去丰富资源包的内容。审议课程资源,从小处说,可以促进主题课程更丰富、有趣;从大处说,可以促使教师将幼儿教育的视野从幼儿园转向大自然、大社会,更好地实现幼儿园与家庭教育、社会教育的联动。
在进行主题课程内容审议时,有两个问题不能忽略。一是幼儿的兴趣和要求。如有关春天的主题,教师应该询问孩子想 知道些什么,玩些什么,怎么玩。在确立主题内容时,将孩子的需求、先期经验与主题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对接,使得孩子喜欢玩,能玩得充分,能在玩中得 到发展。二是课程内容的逻辑问题。要审议课程内容在幼儿经验的获得方面是否是由浅入深、逐步递进的;要考虑活动的内容是否把幼儿的自主发现、尝试探究、互相分享学习放在了前面,把教师的指导放在了后面;要考虑活动的内容是否需要形成系列等。如在关于春天的主题中,家长、教师把带孩子观察春天(“我眼中的春天”)放在前,把表现观察的结果(“春天来到我教室”)放在后;判断物体远近时,要先让幼儿想办法自己判断、尝试、交流,而不直接由教师教给幼儿方法;学习《柳树姑娘》这首歌时,教师想着重让孩子熟悉、表现3拍子,就在一段时间内多让孩子听3拍子的音乐,如《春之声圆舞曲》等。审议课程的逻辑有利于教师整体、系统地思考课程内容,消除课程零散、随意、无序的状态,提高教师的课程创生水平。在审议课程内容时,还要给内容预留生成的空间。如进行春天的主题时,教师预设了关于小蝌蚪的内容,孩子们在种植园里松土时发现了蚯蚓,对蚯蚓产生了兴趣,教师便用蚯蚓替代了小蝌蚪的有关内容。
幼儿园的活动有生活活动、区域活动、集体活动等主要形式,也包括拓展性的亲子活动、社会实践等。每一种活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,不可以脱离教育的情境、教育的内容、孩子的需要简单地判断每一种形式的好坏。教师要逐渐淡化活动形式这一概念,增强活动的整合意 识。能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孩子的,就不要刻意去追求活动的形式,正所谓“大道无形”。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、生动的情境中探究、体验、分享、反思,避免生硬的说教。如《小蝌蚪找妈妈》这个故事,可以让孩子们在餐前听一听;在阅读角放上图画书和绘画工具,让孩子们有机会自己看一看、画一画;在表演区投放相关的服装、头饰等道具,让孩子们有机会演一演;请家长带孩子观察河沟里的蝌蚪。在这些活动的基础上,孩子们有想分享的、有疑问的地方,就请他们以集体或个别的形式谈一谈。这些活动比一节语言课中教师提问、孩子回答更灵活、更有趣、更自然。在确立了活动形式的基础上,还有必要进一步审议每个活动的目标、流程、支持策略等。
在审议环境时,要打破原有的“打造环境”的思维定式,强调环境的生成。也就是说,主题课程的环境应体现孩子的活动过程和轨迹,环境是随着孩子的活动逐渐丰满起来的,而非教师去填满,也非只在环境中布置些孩子的成品(如孩子的绘画)。在审议时可以结合主题 课程的内容思考环境的大体框架,预留一些版块。如“春天来到我教室”的环境,在自然角可以预留空 间,让孩子们带植物、小动物去种植、饲养并观察、比 较;墙面上可以预留“我看到的春天”版块,让孩子们把看到的春天画下来;还可以预留“我和春天的亲密 接触”版块,让孩子们发挥想象,自由表达。教师要关注与主题课程相关的材料在各个区角中的呈现,使孩子们置身其中,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与主题相关的活动,还要关注材料的层次性,确保提供的材料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孩子的选择性需求。